从文言文《桃花源记》的翻译中领略相关古汉语特点
文言文《桃花源记》为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,是一篇优美的记叙性散文。时至今日,依然脍炙人口。本文就《桃花源记》的现代文翻译,对相关古汉语特点进行简单总结。
全文不到400字,却详尽地交代了人物地点要素,对于故事情节,仅寥寥数语,更是曲折婉转,引人入胜。如此短小的篇幅,却能给读者带来美妙的阅读感受,这便源自于古汉语的第一个特点:多用单音节词。
●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。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……
●他顺着溪水行船,忘记了路程的远近。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,生长在溪水的两岸,长达几百步,中间没有别的树,花草鲜嫩美丽,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……
可以看出,“缘-沿着”、“行-行船”、“路-路程”、“忽-忽然”、“逢-遇到”、“中-中间”、“无-没有”等原文译文对照词组中,前者无一不是单字,对应地,现代汉语中则多用双音节词来翻译。
原来,文字的发明,重要目的之一,便是为了记录生活、承载信息。古人在发明汉字到随后的一段时间里,社会生活尚未复杂化,单音节字的使用,能在大多数情况下满足描绘事物的需求。此外,有证据证明,比起现代汉语,古汉语在语音上的表现力要丰富一些。也就是说,同一个词,得益于复辅音等音节结构,古汉语具备比现代汉语更多的释义空间。
随着汉语使用者的社会生活复杂化,以及骈偶化表达需求的出现与流行,双音节字的使用渐渐多了起来。有鉴于此,在处理文言文翻译的过程中,不仅需要仔细观察,了解其创作时代的文风倾向,还应结合音节演变的客观规律,对单音节字词灵活增补,确保译文符合现代表达习惯。
第二,通假、借代多现。如:
●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
●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,自得其乐。
●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
●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(做客),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。
前一句中,作者使用黄发来指代老人,用垂髫来指代小孩。这种“以物代物”的修辞手法,因为其含蓄婉转的表达效果,而多为古人喜用。后一句中,“要”通“邀”,为邀请之意。因古汉语文字数量不多,当相应表达需求出现时,古人们多用“因音通假”的手段,临时取用同音字。
因而,无论是文言文翻译,还是阅读过程中,都应充分熟悉文言文表达习惯,对于突现的奇怪词汇,不应觉得佶屈聱牙。同时,须从字面意思或读音出发,充分思考指代关系或读音关联,结合上下文,力求最合理的解释。
此外,文言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结构灵活,省略、倒装、词类活用十分常见。如:
●晋太元中,武陵人捕鱼为业。
●东晋太元年间,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。
●渔人甚异之。
●渔人对此(眼前的景色)感到十分诧异。
●见渔人,乃大惊,问所从来。
●村里的人看到渔人,感到非常惊讶,问他是从哪儿来的。
第一句中,“……为业”就是省略用法,正常理解应为“以……为业”。古汉语的表述一般简明扼要,得益于使用单音节词汇的同时,省略用法也贡献了不少简洁性。而第二句里“甚异之”的正确顺序应为“甚以之为异”,“异”字词性本是形容词,此处却活用作动词,是典型的意动用法。
最妙的是最后一句,三段分句中接连省略了主语和宾语,同时还在句末使用了动宾倒装结构。“见渔人”的动作发起者没有明言,“问所从来”也应为“问之从所来”。但即便包含如此丰富的语言现象,似乎也不影响读者理解,余存语素甚至更显文义,场面感十足,令人“望文生义”。
综上所述,古汉语是十分精妙的语言。读者与译者在阅读或翻译古汉语时,应事先了解其成分与结构上的特点,或增添,或替换,或调整,充分欣赏民族瑰宝的同时,能将其正确理解并妥善解释。